職場輕鬆談-【問題解決能力:理論結合實務】

6396A439 5959 46B7 901B 149FEA6E7805
彌月送禮
previous arrow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next arrow

由於業務單位人員流動率高,因此時常得花些心力重新訓練較有可塑性的新進同仁,然而在培訓的過程中,時常看到同仁們滿面愁容地帶著問題來找我,一副愁雲慘霧的模樣,我想應該是被什麼樣了不得的事情給困擾著,然而當我撥了些時間仔細聽著同仁將問題娓娓道來,我通常都會先回答一句話:”這沒那麼困難吧?”然後再針對同仁們的盲點一一做修正(修正而非指正,兩者意義顯然並不相同,修正是針對同仁們的想法略做修改,而指正則通常是讓同仁放棄自己的想法,照著公司或主管所下達的命令來執行,這種行為將嚴重剝奪同仁們工作上的意義,自然難以從過程中得到成就感),一次、兩次這麼回答也就算了,當同仁每次將苦思許久而得不到解答的疑難雜症往我身上丟,卻總是從我口中得出這麼一句話:”這沒那麼困難吧?”於是幾天前,一位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疑惑的同仁便趁著休息時間開口向我詢問:”為何同樣的問題,你能夠將複雜給簡單化?”我必須說,大多數的問題都是因為人們把簡單的事物複雜化而產生,就如同一個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想將一團糾結雜亂的毛線球解開,只要能夠找出線頭,那問題大概就解決一半了~~

同樣的道理,我發現同仁們大多數的問題都出在”當局者的迷思”,在遇到問題的當下,除了看到眼前的問題,還習慣自顧自的衍伸出許多”未來可能發生的問題”……….於是問題便在幾次滾雪球的狀況下讓當事者看不清問題的全貌………因為他們看到的通常都不是真正的問題,一種是想太多而衍伸出的”假設性問題”,一種則不是必須先行解決的次要問題………因此當我以身為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同樣的問題,至少第一種狀況就可事先被排除,較為棘手的問題反而是第二種狀況,那就是所謂的核心問題要如何找出來?

其實會覺得同仁們的問題簡單,主要來自於看透問題核心的能力,而問題的核心往往就是被學者們稱之為理論與定義的東西。核心問題需要透過抽絲剝繭的方式慢慢找出來,然而在過程中最怕的就是重工與迷路的狀況,重工指的是重複解決同樣的問題,而迷路則是導致重工最大的原因,當你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毫無邏輯與脈絡可循時,容易讓你只針對所看到的表象問題來做切入,當解決問題過程中發現第二個問題時,再跑去解決第二個問題,當這樣的過程接二連三不斷出現,剪不斷,理還亂,你很容易忘記哪些問題已經解決,而哪些問題則尚未解決,於是當你在過程中逐漸迷失方向,也將導致你持續不斷的在重複解決同樣的問題………

迷路的癥結點在於一開始找不到方向,而重工的癥結點則在於無法以互斥且周延的原則來區分問題群組,想解決迷路的問題,靠的是”理論”,想解決重工的問題,靠的是”定義”,理論亦或稱之為方法論,我認為可視之為前人所留下來的成功經驗法則,提供你一套可一體適用的邏輯,只要依循脈絡前進,就能找到出口;而所謂的定義,我認為其目的是能夠幫助你有效將混亂予以條理分明的歸類,於是你可透過個別定義,將繁雜凌亂的問題歸納成幾個簡單的群組,讓你的問題可以由繁化簡,讓自己可以更聚焦在一次解決一個問題上。

我時常提醒同仁們做事要有邏輯,找出你做事的理論方法與釐清問題的個別定義,這就是所謂的邏輯,或許上述這些言論與正統學術界的觀點迥異,然而,所謂的實務結合理論,指的並非是實務結合書本上的知識,這裡指的理論應該是自己藉由揣摩前人的思考模式並依循脈絡,而衍伸出屬於自己做事的方法論與歸納問題與道理的定義,因此,盡信書不如無書,不是要你摒棄書本上的知識,前人的心血結晶,而是要你順著前人的脈絡,找出屬於自己的路,問題沒這麼複雜,找出你的邏輯,自然不難解決,這就是解決問題的態度與邏輯,共勉之,大家加油~~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