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心得分享—【和沛科技創辦人翟本喬董事長《創新態度與創新思維》2016/04/22演講心得】

ryanwang
1,191 次瀏覽

彌月送禮
previous arrow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next arrow

今天這場由和沛科技創辦人翟本喬董事長在「國軍文藝中心」所主講的演說,主題是《創新態度與創新思維》。有感於現今許多中小企業正面臨二代接班的轉型契機,如果缺乏創新態度與創意思維,那麼恐怕即便是百年基業也可能就這麼毀於一旦。在這場精彩的演說中,翟本喬董事長除了提到許多國內外相關案例,也分享了許多個人經驗,豐富多元的內容,或許每個人所關注或是吸收到的重點不一,但是對我而言,這場演說的主軸其實擺在三件事:一、態度要對,二、方法要對,三、人要對。缺一,則創新之路不可行、創意思維不可得,以下為本場演說的個人心得分享,分別說明之:

1、態度要對:

翟本喬董事長在演說中曾經提到:「所謂創新的態度,就是要先相信標準與制度是可以被打破的,而不是只能被動的遵循既有規定。」就如同台灣人凡事總喜歡遵循古法製作,這些前人的智慧並不是不值得尊重、也不是毫無價值,它應該是一種核心精神的傳遞(比方秉持良心做事、用心在每個細節,或是必須懂得知福謙卑,來替自己因為共好雙贏的精神而產生一種良善的正循環),而不應該是一種框架,反倒成了守舊的藉口、創新的包袱。

要知道的是歷史的過往,不論好與壞,都是確保未來能夠持續前進的必要借鏡,不是要你活在過去、老調重彈,而是要你懂得善用前人智慧,避免無謂的失敗與浪費,以更快抵達下一個終點、開創下一個未來。因此,別老是為了發展無謂的SOP而犧牲了快速應對的自由彈性,也別老是為了謹守不知意義為何的古老智慧而捨棄了科技應用的輕鬆便捷。否則當守舊過了頭,最後或許對得起祖宗,卻可能反而對不起子孫…………….

2、方法要對:

若是以「costdown」這個在多數管理者眼中最快速有效、也是最簡單輕鬆的利潤提升方法為例,多數人往往只看得到它的短期速效,卻往往忽略了它背後所可能產生的巨大風險,翟本喬董事長在演說中曾經提到:「costdown的做法,必須建立在嘗試過足夠多的失敗而找出了成功的方法之上。」因此,若是後續相關配套措施都還沒想清楚,那麼只是瞻前卻不顧後的草率決策,無疑將如同是釜底抽薪、殺雞取卵,當一個團隊走在這麼一條後無退路、底下無基石的道路上,當糧盡援絕、當路走到了盡頭,前方等待的不會是成功,只會是失敗……………

要知道的是管理方法有千百種,而每種方法也不會有絕對的對與錯,為了避免走錯路、為了能夠更快地走到終點,管理者除了得學會「謀定而後動」之外,還要懂得「先了解有多少資源再去決定要做多少事」,畢竟管理不是一種模仿、更不是一種盲從跟風,而是如何在不同的困境之中選對方法做對事的一門學問,如果不了解這一點,還老是自以為只要多看了幾本書、多學習了一些理論知識就可以稱之為專家、就有資格領導團隊,那可是大錯特錯的一種「當局者迷思」,若是想成功,那就請你務必得儘早醒悟。

3、人要對:

翟本喬董事長在演說中曾舉了一個例子:「peer review的同儕互評方式之所以會被採用,主要是因為在許多公司當中,經常一個主管的爛,所有員工都知道,就老闆自己不知道……………..」雖然是個玩笑話,但卻也無情披露了這件在職場上存在已久的盲點與陋習。此外,翟本喬董事長也提到:「企業其實未必要為了某些特殊專長、特殊需求而去限縮了招募人才的條件,很多時候只要對方真的是人才,那麼當他自己進到公司之後,自然會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

一個個例子雖然簡短,但卻明確告訴所有創業者、管理者,若是想創新、想成功創業,人才很重要,因此千萬別老是期待「下一個會更好」,但卻又總是留不住「已經進來的人才」,如果企業主老是只能將一件原本對的事情交給不對的人來執行,那麼可想而知,結果大致如下:「當一個興致勃勃的老闆(對於事情清清楚楚)將一件對的事情交付給某位不對的主管(對於老闆的指令一知半解)負責,而這位不對的主管再將一知半解的任務交付給滿頭霧水(對於做這件事的方法與背後的意義、甚至是與自己當前工作任務有何關連性全然不知)的員工處理,到最後這種「敷衍了事」的執行過程,所得到的只會是「不了了之」的結果……………

在這場演說當中,翟本喬董事長以淺顯扼要的方式道盡了創業的盲點與創新的關鍵,一個再好的創意,如果主事者沒有對的態度、對的方法、對的人,那麼一切也只能是空談。只可惜的是多數創業者、管理者似乎總會認為只要目標規劃夠遠大、策略發想夠高明,那麼即便是再多的反對與不認同在「真理」的面前也都將不攻自破,即便是未來遭遇再多的艱難險阻也都將會「船到橋頭自然直」,只要凡是無愧於心、謹守正道即可。殊不知,這種自以為是的高明、自以為清高的正道,若是經不起環境的檢驗、經不起眾人的批判,那麼光是空想,卻得不到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換來的絕不會是成功的果實,只會是眾叛親離的結局。問題或許並不在於創新策略本身的好與壞,而在於主事者本身的管理智慧高或低……………..共勉之,大家加油~~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